青春与匠心的交响曲:重庆电信这样书写新时代奋斗者故事
4月24日的重庆电信大楼里,一场跨越代际的对话正在上演。全国劳模候选人李杰手中的网络测试仪,与青年突击队队员握紧的队旗,在镁光灯下完成了一场关于传承的无声接力。这场以"致敬·对话·向新"为主题的盛会,不仅是一场事迹报告会,更是一堂鲜活的新时代奋斗哲学课。
▌信号满格背后的精神密码
大屏幕上,李杰20年如一日攀爬基站铁塔的身影令人动容。这位"信号猎人"用3682次网络优化记录,在8D魔幻山城织就了看不见的通信网络。当这位劳模展示随身携带的第七代测试终端——从厚重的专业设备到轻薄的平板电脑,折射的正是通信人与时俱进的创新基因。
全国三八红旗手蔡争现场演示的"云网故障AI预判系统",引发青年工程师们的阵阵惊叹。这套获得国家专利的算法,将故障处理时长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,背后是238个昼夜的算法调优。"创新不是颠覆,而是对极致的重复追求。"她的总结赢得持久掌声。
▌青春三问的电信答案
在圆桌对话环节,90后云计算工程师王磊抛出尖锐问题:"在AI替代人工的今天,传统技能还有价值吗?"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蒋代林当即展示了他的"数据治理百宝箱"——泛黄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12年来每个数据异常案例,这些原始数据已成为训练AI模型的珍贵样本。"工匠精神永远是技术的灵魂",这句话被在场青年记满笔记本。
青马学员左杰发起的《五项青春宣言》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:
每年攻克1项技术认证
每月参与1次跨部门攻坚
每周记录3个创新灵感
每日进行30分钟专业阅读
每季完成1次技能传授
▌向新而行的成长路线图
李秀林总经理的总结发言为青年绘制出清晰成长坐标:
能力坐标:构建"5G+云+AI"的T型知识结构
作风坐标:践行"问题不过夜,故障不落地"的24小时响应准则
创新坐标:在量子通信、6G预研等前沿领域建立青年创新实验室
活动尾声,大屏实时弹出287条青年心愿:从"想参与卫星互联网项目"到"希望劳模当导师",这些电子心愿卡将被纳入企业人才库重点跟踪。当全场齐声诵读"用青春信号满格中国"的誓言时,这场匠心与青春的对话,已然播下重庆电信未来发展的金种子。
在这场5000人线上线下共同见证的盛会上,我们清晰看到:当劳模的工匠精神遇见青年的数字思维,必将催生中国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。
推荐文章
4月24日的重庆电信大楼里,一场跨越代际的对话正在上演。全国劳模候选人李杰手中的网络测试仪
我是重庆电信爱心翼站的志愿者林晓雯,4月22日在大石坝元佳广场,当我看着张奶奶成功发出第一